像一块滚石
文章目录
契机
无聊的契机,学院要求新生写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上交,给的内容提纲无非自我介绍、目标、计划之类,实在老套。遂决定写一篇沾点边的随笔,主要谈石头和回忆。
注:文章中的真实人名地名已做隐去处理。
正文
“How does that feel/To be on your own/Like a complete unknown/Like a rolling stone…”
耳机里响起了熟悉的歌声,是Bob Dylan的经典歌曲《像一块滚石》,收录在1965的专辑《重返61号公路》里。据说这首歌以Edie Sedgwick为原形,歌词暗含着对当时社会拜金主义现象的讽刺。歌名很有意思,“像一块滚石”,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境遇,否则Dylan的自传就不会以相同的名字来命名了。
后工业社会里人们不愿太把自己当回事,或许是网络将所有的躯壳相连,却将一个个的心灵封闭;又或许是人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庞大社会机器里的渺小地位,生发出不知道是无奈还是自卑的情感。我更愿意这样做自我介绍:我的名字是空无一物,我的年龄毫无意义,我来自一个叫东部的地方,在那里我长大并接受教育……
转念想来,滚石似乎也在其他地方出现过,比如Sisyphus推上山的那块。Sisyphus一遍又一遍地将石头推上山,再任由它从山上滚落,存在主义者认为这样的Sisyphus是快乐的。又或者说石头是荒原里那个连口水都吐不出来,干旱到极点的山上的石头:如果这里有水我们就会停下来喝,但这山上只有岩石。无论如何,如果你将目前的境遇比作石头,那么你总能从什么地方找来一块特定的、适合你的石头。
如果要我选一块,等等,先让我出去找找吧。我看别人在湖边搭个小木屋,用石头做地基,或许我想变成这样的石头。我又听到狼和鹿在山道上嗒嗒的沉重步伐,和人一样,它们也在筑就这个时代的和平。群山已经知道一切也默许了一切,或许我想变成群山的一部分,哪怕是上面的一块石头。风越过围墙拂过我的两颊,青石的围墙已经腐朽,在它变得摇摇欲坠之前,缝隙里的小草已历经几代枯荣。时光裂隙里的小生命说:来吧,你选择哪一边?我回答:或许是摇摇欲坠的一边。
那么,这是一块石头的故事。
我出生于█,但对█这座城市毫无认同感,因为历史原因,这里的人们都把█当成另外一个城市。后面听到█的歌后才渐渐喜欢上█,不过这喜欢大部分是由音乐的朦胧美带来的。
我在家乡上完小学、初中、高中,大学则选择了离家乡不远的█。学校生活的这些年,平淡中带着零星的幸福,一如大多数人的考学生涯。目前,我对未来的认识依然浅薄,否则就不会把手悬在键盘上无动于衷,亦不会多次按住退格键把屏幕上的像素字一一消去。每当这个时候,Ozzy Osbourne的歌词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:“我仍然发觉这是一个谜题,这会是一个梦吗?”每当你为过去的情感踌躇或为未来的选择迷惑时,就可以想想这句话。我当然知道这不是一个梦,但这样说没有什么变化,因为如果你说“我当然知道这是一个梦”,那么我们在表达相同的意思。
无论如何,未来都是到了未来之后才有意义,关键是体验和思考,还有其他……
现在,进入了新的学习阶段。期望也好,彷徨也罢,一切都要到身陷其中的时候才能有切实的感受。除此之外,有些东西是不变的,比如责任感和把所有热忱投入进生活的勇气。对了,责任和勇气,必须在之后对它们有更加深刻的认识,而这种认识只能由即将到来的日子才能教给我。
去年暑假在准备考研的时候,在休息时间看完了Bob Dylan的一部传记。看完后不禁感叹这是多么精彩、神秘、充满启示的一生。同时,我也意识到这是时代、机遇、环境、天赋造就的一生。对于注定普通的我来说,这样的人生像放在橱窗里的展品一样可望而不可及。但在读书的时候我也注意到Dylan一生中的彷徨和探寻,从60年代否定一切的“垮掉的一代”作风,到80年代苦苦反思与追问的作风,我知道他在改变,为了自由。这一点上我必须向他学习。
非要说有什么目标的话,我希望几年过后,我能自信地说出:“我明天将离开但今天也行/某天去到这条路上的某个地方/我想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/对你说我也经历了艰难的旅途”。